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,近年来,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我们有效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、统筹发展和安全,深化了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。习近平总书记将之概括为“五个必须”,即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,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,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,必须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,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。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,深化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,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、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。
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。科学认识当前形势,准确研判未来走势,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。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,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。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,上升不是线性的,量积累到一定阶段,必须转向质的提升,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质量问题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,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。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、发展环境、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。发展仍然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。必须强调的是,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,必须是高质量发展。
高质量发展,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,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,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、协调成为内生特点、绿色成为普遍形态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、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内涵,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理解。从供给看,高质量发展应当具有一个体系和四个能力,即比较完备的产业体系,强大的创新力、品牌影响力、核心竞争力和需求捕捉力。从需求看,高质量发展就是要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、多样化、不断升级的美好生活需求。从投入产出看,高质量发展应该不断提高劳动效率、资本效率、土地效率、资源效率、环境效率,并且不断提升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。从分配看,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投资有回报、企业有利润、员工有收入、政府有税收,并且充分反映各自按市场评价的贡献。从宏观经济循环看,高质量发展应该实现生产、分配、流通、消费循环畅通。
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。如果把现代经济运行比作是一艘“船”,那么供给和需求就是这艘船的“两支桨”。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,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。没有需求,供给就无从实现,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;没有供给,需求就无法满足,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。供给和需求关系是现代经济运行中连接“微观与宏观”的桥梁,是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,也是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、新发展理念、高质量发展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、构建新发展格局、统筹发展和安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的“钥匙”。
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供给和需求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,不是割裂供给和需求。我国供给体系产能十分强大,在全球的供应链和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,是全球的制造业大国,但大多数产品只能满足中低端的需求。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,这样的低端产品已无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,这样的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的新变化,高质量产品供给不足。解决这些结构性问题,必须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。
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。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,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,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,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一招。从历史上看,从来就没有“毕其功于一役”的改革,改革是一项不中断的事业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,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同样是划时代的。当年碰到的问题是靠改革来解决的,今后碰到了问题,还得靠改革。所不同的是,发展到今天,改革中遇到的都是难啃的“硬骨头”,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和利益固化藩篱日益显现,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。全面深化改革,全面者,就是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,包括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,要做到整体谋划。因为各领域的改革紧密联系、相互交融,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,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的改革密切配合。
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,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、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,必须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。资源配置有“两只手”,一只是看不见的市场无形之手;另一只是看得见的政府有形之手。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,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,即“看得见的手”与“看不见的手”这“两只手”之间的关系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,明确提出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”的科学论断。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,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。“两个毫不动摇”是“定海神针”,不断完善落实“两个毫不动摇”的体制机制,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。
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。安全是发展的前提,发展是安全的保障。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之后,各类风险因素明显增多,国际环境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,我国国家安全面临新的威胁和挑战,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。随着我们事业的不断前进和发展,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,面临的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多,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越来越多。“图之于未萌,虑之于未有”。我们要居安思危,增强忧患意识、风险意识、责任意识,保持头脑清醒,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,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,有效防范各种潜在风险,力争不出现重大风险,或者在出现重大风险时扛得住、过得去。
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,要求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。独立自主是我国长期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,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优势所在,更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。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,强调“独立自主”,但绝不意味着我国经济要与国际经济主动脱钩,而是要顺应国内外形势变化,从“国际循环带动国内循环”转变为“国内循环推动国际循环”,在更高水平上推进对外开放。实践也证明,大国经济如果没有独立自主作为保障,在关键领域过多依赖于其他国家,对外开放的战略就会受制于其他国家。
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。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,更是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苦苦追求要实现的目标。新中国成立后,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了实现现代化的艰辛探索。改革开放后,我国先后实现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、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发展目标。进入新时代,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,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:“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,在党的统一领导下,团结最广大人民,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,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。”
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。发展是基础,经济不发展,一切都无从谈起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靠聚精会神搞建设、一心一意谋发展,取得了骄人的成就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,仍然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,努力使发展达到一个新水平,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要坚定不移坚持。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,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、人民幸福安康、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。
来源:中宏国研经济研究院
作者:高惺惟